火车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及城市形象窗口,其周边道路的通行环境始终备受市民高度关注。依据上级部门的部署要求,章丘交警大队秉持“疏通、严管、优措”的工作理念,全面排查并整治车站及其周边道路的交通安全隐患,持续优化车站区域内外的交通组织。并结合辖区实际状况,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施展出“四招组合拳”,全力改进火车站周边的道路交通环境,实现“疏”道路且“舒”民心。
章丘站位于章丘城区西北部,周边有长途汽车总站、明水古城景区等交通吸引点。双泉路为东西向城市次干道,清照大街为南北向城市主干道。该站为高铁客运站,2023年发送旅客165.43万人,日均客流0.45万人。因车站选址和设计缺陷,投入使用后内部交通不畅,停车困难,与外围路网连接交叉冲突严重,造成双泉路通行效率低下,群众投诉居高不下。
改造前 鸟瞰图
相关问题主要表现为: 1、 机动车违法停车造成双泉路交通秩序混乱,通行效率低下。 2、 章丘站每日停靠车50余次,日均客流超4000人,高峰时超10000人,早晚高峰时段城区通勤车辆与接送站车辆时空重叠,导致拥堵加剧 3、 下行匝道距离信号灯路口较近,冲突较大,干扰车辆正常通行。 4、 无非机动车专用停放区,占用停车场停放。 5、 停车场利用率低,进出不便。 6、 公交平台选址不当,利用率低,公交站牌设置在双泉路两侧,上下客人车混行,隐患较大。 7、 停车场出入口、上下行匝道口均设置在双泉路南侧,间距较小,造成左转直行冲突严重。
系统治理改造,改善停车乱象 (改造措施1)增设非机动车停车区 在进出站台的上下行匝道桥下建设非机动车停放区,并在广场两侧增设带遮阳棚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可停放非机动车800余辆。
改造前,非机动车占用停车场停车位停放
改造后,秩序井然有序
(改造措施2)停车场精细化治理 西停车场设置为出租车、私家车、公交车专用停放通行区;东停车场设置为私家车、网约车专用停放区,并设置行人专用通道。改造后增加停车位72个。
改造前 秩序拥堵
改造后 通行秩序明显改善
(改造措施4)增设交安设施 1、在双泉路增设中央隔离护栏、机非护栏和隔离桩。
2、在双泉路增设4处违停抓拍设备
3、各出入口增加相关指示牌。
(改造措施5)改造私家车、网约车、接送车辆交通路径 在广场东侧新建通道后,实现城区方向来车进出站交通流线无冲突。
为回应群众需求,交警大队历经充分调研后发现,周边道路堵车的根源在于大量网约车集中性地违停在火车站周边路段进行集散候客,致使火车站周边支路长时间拥堵并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为从根源上化解网约车集中性违停的管理难题,调和网约车司机停车候客与违停致堵之间的突出矛盾。 交警大队联合区交运局主动深入网约车、出租车司机群体并了解该群体的心声。加大火车站进站口、出站口、辅道内随意停车的查纠力度,对长时间停放且驾驶员不在现场,严重妨碍行人、车辆通行的,一律进行清障拖移。及时查纠出租车随意拉客、拒载、拼客、酒驾醉驾、非法营运、违法载人、超员等交通乱象,形成严管高压态势,有效维护客运秩序。 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性治理,此前网约车、出租车大面积扎堆违停在火车站周边道路的乱象得到大幅改善,赢得了司机和乘客的“点赞”。
大队还积极与铁路部门沟通协调,在火车站内增设标志标识,引导游客由广场地下通道出站,让“车流”跟着“人流”走,从根本上解决火车站外围出租车、网约车集中性违停的状况。
充分调研,优化通行环境 (优化措施一)广场优化改造 增加东停车场进出通道 增设一条进口道和三条出口道(1进3出),将东停车场设置为西进东出
(优化措施二)公交站改造 1、迁移路侧站点 将双泉路南北两侧站点取消,统一由公交平台上下车。 2、公交平台改造 去除平台绿化带,进行地面硬化,对公交平台进行扩容,同时增加公交平台出入口。
优化后公交车出入效果
(优化措施三)优化车站内部交通组织流线 1、优化公交车、慢行交通路径 公交平台改造后,进出方便通畅,设置慢行专用通道后,确保了非机动车路权及安全。
2、优化私家车、网约车、接送车辆交通路径 红色标线为出站车辆 蓝色标线为进站车辆
加强执法,规范交通秩序 针对火车站周边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大队采取固定岗执勤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场贴单告知、铁骑查缉、违停抓拍等机制,全面加大对此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大队坚持惩罚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违法当事人进行面对面教育,详细阐释了乱停乱放的后果及危害,积极引导广大驾驶人摒弃乱停乱放行为,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通过“辅助取证+预警提示+精准打击”深度净化整治火车站周边道路“杂、乱、堵”的不文明现象,广大驾驶人从起初对交通乱象的习以为常,转变为如今的守法遵章驾驶。
创新宣传,提示文明出行 大队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对火车站交通秩序整治举措进行宣传,曝光典型交通违法行为。利用公交车和出租车显示屏滚动播放交通安全提示信息,提醒广大群众违法载人的危害和后果,同时提醒广大群众驾驶员,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杜绝乱停乱靠、随意上下乘客等违法违规行为,文明出行,安全出行。还组织民辅警在客流高峰期于火车站及周边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特别是对在火车站“等活、接活”的出租车司机进行批评教育以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得章丘火车站周边道路通行效率大幅提升,站内及周边道路通行顺畅,投诉基本杜绝,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和社会效应。 周边道路交通更加畅通,平均拥堵指数下降18.9%,双泉路(火车站段)道路平均车速由32km/h提升至45km/h,提高了约41%。 交通秩序更加有序,双泉路因刮蹭导致的交通事故由改造前月均3起下降到改造后季均2起,违停现象彻底消除。 车站内部通行路径更加明确, 划分公交车、网约车、私家车及慢行通行空间后,实现了人车分流,各行其道,保证了安全、有序、畅通。
2024年以来,济南交警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和多发诉求的点(路口)、线(路段)、面(区域),开展道路交通优化“看得见”专项行动,精细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促进道路交通提效提质,因地制宜采用一系列交通优化微措施,改善交通秩序、缓解交通压力、保障交通安全。举行了“济南交警第四届十大交通优化精品案例评选”活动。章丘交警大队凭借“章丘火车站周边/谱写章丘站交通优化新篇章”交通优化案例,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议”被评为“十大交通优化精品案例”,并荣获三等奖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金宣”。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