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章丘不少街道巷口,都竖起了一块块崭新的路牌,成为一道靓丽风景。一块路牌,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暖和文明。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强道路指示标志管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章丘区民政局针对路牌老化现象,实施路牌更换提升工程,切实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市民出行方便,促进城市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路牌虽小,但关乎细节,在每一块路牌身上,都凝聚着工作人员的心血。前期工作中,他们翻阅章丘各类史志名传,充分了解章丘的文化历史,有时甚至会为了一个事件探讨到深夜;他们外出考察,穿梭于外地的大街小巷,察看那些最不起眼的路牌,仔细观察,详细记录,经常为了赶时间午饭都顾不上吃;他们与设计人员探讨,一点一点研究,一处一处设计,经过不厌其烦地修改,终于设计出了蕴含章丘泉水、人文特色和公益性的新路牌。
(小)救助困难群众 凸显为民理念
立秋后的夜晚,天气逐渐寒凉,街边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显得与行人有些格格不入。在街巷巡逻的章丘民政巡查人员很快发现了这位老人,立即走上前去询问老人情况,他却支支吾吾答不出什么。巡查人员一边安抚老人一边为其拿来矿泉水,在多次沟通询问无果后,暂时将老人送到当地敬老院代为照顾。
老人得到妥善照料并不是工作的终点,工作人员立即赶回单位,将老人的情况进行汇报,连夜联合公安等部门收集线索,并通过信息平台发布消息发动群众帮忙寻找。经过一夜奔波,终于在第二天早上为老人找到了亲人,并将其送回到家中。原来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记忆间歇性丧失,已经与家人失联3天。
这样的画面,只是区民政局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流浪乞讨救助工作的一个缩影。自创城以来,该局通过开展城乡联动、部门互动、实行24小时服务接待制、增加上街巡回救助次数等方式,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全方位、全时制,无缝隙救助。今年以来,共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40余人次。
(小)“红色马甲” 彰显服务情怀
“您好大姐,现在是红灯,还不能通行。”一位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拿着小黄旗拦住行人的道路,女士停住脚步,看着满脸汗水、皮肤晒得黝黑的志愿者露出了歉意的微笑,并悄悄将手中的遮阳伞向志愿者斜了斜。绿灯亮起,志愿者举着小黄旗护送行人穿越人行道,走到尽头对对女士微微点头表示感谢……
这是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积极响应“礼让斑马线、文明伴我行”活动,作为文明志愿者在指导交通、引导广大居民养成文明驾车、文明乘车、文明停车、相互礼让的良好出行习惯。该局还积极组织志愿者到街道发放宣传单,扩大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联合结对单位,到刁镇主干街道与广场进行卫生清扫。
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章丘区民政局将所包大网格划分为7个小网格,进一步划分区域、细化任务、分解责任,对照创城测评实地考察项目的标准,以近乎“挑剔”的要求查找网格内的问题,及时上报问题台账,并进行督导整改。同时,该局持续巩固“省级文明单位”金字招牌,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提升人员素质;加快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并对全区所有镇街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专项检查,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