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作为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炎炎夏日正式拉开帷幕。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人体极易受到暑湿之邪的侵袭。那么,在小暑时节,我们该如何养生,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安然度过这个炎热的季节呢? 饮食:清热解暑,健脾祛湿 小暑时节,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清热解暑、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可煮绿豆汤、绿豆粥食用;冬瓜含水量高,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可做冬瓜排骨汤、冬瓜海带汤;丝瓜能清热通络、祛风化痰,清炒丝瓜或做丝瓜蛋汤都是不错的选择;苦瓜则能清热泻火、明目解毒,凉拌苦瓜、苦瓜炒蛋可以适当吃一些。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损伤脾胃阳气。 此外,小暑时节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苦味食物,如苦苣、莲子心等,以清热泻火、养心安神。但苦味食物不宜过量食用,以免损伤脾胃。 起居:晚睡早起,适当午休 在起居方面,小暑时节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晚睡早起,但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 点,早上可以在 6 点左右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时分,阳光强烈,气温较高,此时应避免外出,可适当午休 30 分钟至 1 小时,以缓解疲劳,补充精力。 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开窗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一般控制在26℃左右为宜,避免直吹空调风,以免受凉感冒。此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运动:适度运动,避免大汗淋漓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较大,因此运动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运动,以免大汗淋漓,损伤阳气和津液。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时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可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或酸梅汤,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此外,运动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或吹空调,以免毛孔骤闭,寒湿之邪侵入体内,引发疾病。应先休息片刻,等汗水自然干后,再用温水洗澡。 情志:平心静气,养心安神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而中医认为,夏季与心相应,心主神明,情志不畅容易影响心脏的功能。因此,在小暑时节,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绘画、散步等方式来调节情绪,放松身心,达到养心安神的目的。 同时,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遇到事情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小暑时节,养生要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多个方面入手,做到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养心安神,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安然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 督灸养生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督灸是以经络学说、中医外治法理论为指导,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物艾灸的一种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夏至时节进行督灸养生,能够借助艾草的温热之力和药物的渗透作用,温通督脉,激发人体自身的阳气,提升正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三伏贴”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体虚易感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厌食、胃肠功能紊乱等。 3骨关节、风湿免疫性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4妇科疾病:痛经、宫寒、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带下量多等。 5儿科疾病:小儿反复感冒、支气管哮喘、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嗽、腹泻、消化不良等,具有调节免疫、增强体质的效果。 6亚健康人群: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以及抵抗力下降者。 冬病夏治,就趁现在!章丘区二院康复科医护人员已做好充分准备,用专业的技术、热情的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抓住三伏黄金期,预约贴敷,开启健康养生之旅吧!
就诊地址:章丘区二院综合楼七楼717室 咨询电话:188 5411 2938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济南市章丘区第二人民医院”。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