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就这样快 恍惚做了场梦 刚看见幼芽、小草破土而出 大地泛绿
一眨眼 又迎来了寒冷的冬季
冬季虽冷
但是 当 躺在温暖的沙发上 看着电视 吃着热乎乎的美食 似乎又有了“TA”特定的幸福
今天 小编就为您
扒一扒
章丘都有哪些特色美食
重要的事说三遍,大!大!大!首先要提的,自然是章丘大葱,大葱是山东人最喜爱的常备蔬菜之一。大葱蘸酱就面饼是地道的山东风味(煎饼卷大葱),尤为广大群众所喜食。 大葱又是很多山东名菜的主要佐品,像烤鸭、锅烧肘子、清炸大肠、炸脂盖等都以大葱调味;葱烧海参、葱烧蹄筋、葱烧肉、葱扒鱼唇等名菜则以章丘大葱为主料;大家都知道,北京的烤鸭特别好吃,但如果没有章丘的大葱作佐料,吃起来就不出味,而在鲁菜的烹调中,更是样样不离葱的。因此人们常说:如言山东菜,菜菜不离葱。
鲍芹比鲍鱼还好吃,据说哦!章丘辛寨鲍家村,有几百年种植芹菜的历史。当地所生产的芹菜芹香浓郁,青翠碧绿,入口微甜,是其他芹菜所无法相比的,被称为鲍家芹菜,后来又被消费者亲切的称之为鲍芹。 鲍家芹菜”已于2009年1月14日通过了农业部有机转换产品认证,并与章丘大葱、明水贡米、一起被誉为章丘三宝。“章丘大葱名扬世界,鲍家芹菜香飘四海”是对鲍家芹菜的真实写照。
荷花香接稻花香,百脉泉水不仅浇灌了明水香稻,还“哺育”了明水白莲藕,有诗为证:“绣江之水清如许,荷花香接稻花香。”据考证,战国初期明水白莲藕已有种植,距今栽培历史长达3000余年。
“一株开花满坡芳,一家煮米四邻香”;“一处开花遍地香,一家蒸米香满庄”。未见其物,先闻其味。这是对明水香稻的真实写照。说起明水香米的吃法,当地百姓最普遍的有三种方式。一种吃法为熬稀饭:米量可多可少,少则品汤,多则品味,方式不同,各有特色。一种吃法是蒸米饭:蒸熟的米饭色泽鲜亮,软硬适中,香味迷人,堪称一绝。另一种吃法则是糗米饭:将米放入锅中,倒入较多清水,开锅后用文火细煮,以锅干米熟为准。糗熟的米饭,米粒白嫩,凝为一体,伴以菜肴,更为可口。十里神水稻花香,八方游客慕名来。赏泉水,品香米,各有所获,相得益彰。伴随着涌动不息的百脉泉水,明水香稻也将迎来一个个金色的秋天。
龙山豆腐亦是龙山三珍之一,这里的人们很早就掌握豆腐制作工艺。而且,龙山南部属于丘陵地区,出产优质的黄豆、黑豆,特别是当地丰富地下水,素来是制作豆腐的最佳水源。 龙山人做豆腐,不用膏,不用卤,就用当地的井水点浆!在西王村有两口井,路东井水可以正常饮用并用来泡豆子磨浆,路西井水只能用来点浆出豆腐,不能饮用的,可谓神奇!
龙山豆腐浆细,含水多,质嫩不流,洁白如雪,富有弹性,食之唇齿留香。味道甘美、富有弹性、久煮不老亦不糊——是龙山豆腐的又一大特色。每逢节日来临,龙山几个豆腐专业户村,家家磨声隆隆,户户炊烟袅袅。清晨,车水马龙,梆子吆喝声此起彼伏。 如今,龙山豆腐,以及再加工而制成的豆腐乳、豆腐干、五香豆腐、冻豆腐等产品,已进入千家万户。
章丘一绝——传承三百年,慈禧褒奖的美食,源于章丘古城——绣惠,明末黄氏祖传,迄今300余年的历史,因其用整猪烤炙,制作工艺独特,皮酥肉嫩,清香可口,早在清朝时就颇有名气,并由章丘著名商贾孟洛川带入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褒奖。 黄家烤肉的制作对于食材和工艺要求严格,通常用400度高温进行烧烤,这样烤出来的猪肉可谓“天下一绝”,皮酥肉嫩让人流口水。 一头200斤的生猪烤出来之后,差不多就只剩下100斤了,水分和猪油都被烤没了。但新鲜出炉的猪肉却是酥脆、肉嫩、味香,让人难忘。
扒鸡是鲁菜代表菜,汉族传统风味特色名吃,除了名闻天下的德州扒鸡之外,济南扒鸡也是相当有名的。而在章丘周拉扒鸡享有盛名,其用料相当考究,制作出来的扒鸡皮黄、肉鲜、味美,可谓色香味俱佳,素来是章丘人宴宾馈友之佳品。
清氽丸子汤素来为刁镇人所喜欢。不论大饭店还是路边小摊,人们吃饭时总会点上一份清汆丸子汤。喝完酒、吃过菜,再舀上一碗美味喷香丸子汤,美!刁镇的肉丸以柴家村柴树亮作坊的肉丸最出名,柴家村肉丸经特殊制作工艺生产,具备上乘精肉丸的特点,色香味俱全,口感甚佳。 刁镇人对吃的东西讲究,在整个章丘都是有名的。刁镇人腌制香肠特点是黑褐油亮、味道香醇。虽然刁镇距著名口镇香肠产地莱芜口镇仅六七十公里,但刁镇人不为莱芜香肠买单,人们更喜欢柴家香肠。柴家香肠,每年都能卖1吨有余,柴家香肠传人柴树亮说,他家做香肠,向来是老老实实地做,每一道工序都实实在在、绝不偷工减料,经过他家做出来的香肠,任何时候拿出来吃都是美味无比。
行走章丘,除了能感受到淳朴的民风,还有各色美味菜肴,从刁镇的周拉扒鸡,到白云湖的甲鱼、荷花宴,真可谓是“各种好吃”。当然,食材好,也要有好手艺,辛寨婚宴必备的肘子就是章丘本土美食的代表作。
花椒可是好东西,什么麻辣小龙虾、沸腾鱼……都离不开这种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小东西。章丘种植花椒的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北魏时期就有栽植花椒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已开始大量栽植,之后常种不衰。品种主要以大红袍、小红袍两个品种为主,其中,尤以大红袍花椒粒大、色艳、味浓、肉厚、外鲜红、内淡黄,质量最好。
说起龙山小米,可谓妇孺皆知。作为章丘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优农产品之“平陵牌”、“峪满香”、“锦屏山”、“绿鑫源”、“华宝”等品牌的龙山小米,已通过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其中“平陵牌”龙山小米,从“小家碧玉”到“大家闺秀”, 2007年即被评为“山东省首届名牌农产品”。
龙山小米有着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系国内四大名米之一,与省内的“金米”、省外的 “沁州黄”、“桃花米”相比,种植历史更长,内在品质更优,食用口感更好。清朝乾隆皇上南巡路过章丘,对龙山小米粥赞不绝口,称其为华夏小米之最,责令地方年年向皇室进贡。由此龙山小米又被称为“龙米”。
章丘曹范山明水秀,植被茂密,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尤其是漫山遍野的核桃树,郁郁葱葱,漫无边际,被誉为“七星台”风景区的“后花园”,章丘南部山区的“蟠桃园”。
曹范核桃,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所种植的“章丘薄皮核桃”,“香玲”、“元丰”、“鲁光”薄壳核桃,是国内最古老、最优良的品种之一。目前,曹范已经形成了以井泉、邓庄、清泉、横河、大北头村为中心,总量达120万株,面积3万余亩的五大核桃种植片区。特殊的地理位置,美好的生态环境,纯净的水土条件,传统的优良品种,孕育造就了曹范核桃独一无二的内在品质和外部形象。2005年,曹范核桃成功注册“曹范”牌商标。2008年,曹范“香玲”薄壳核桃在全国首届核桃大会上荣获“金奖”;曹范薄壳核桃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11年,曹范“香玲”薄壳核桃荣获首届中国核桃节“银奖”,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曹范镇被确定为济南市“十大林果生产基地”、“中国园艺学会试验示范基地”、“国家级薄壳核桃建设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东核桃第一镇”。
坐落于章丘区官庄办事处南部山区的“赵八洞”风景区,以前便以奇特无比的“八洞景观”和深不可测的“龙洞熏风”饮誉章丘八景。赵八洞又因香椿而飘香四方。
明代文学家李开先携文朋诗友同游赵八洞,随感而发,留下了“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的美妙诗句。在赵八洞周边广大山区,那时就已香椿遍地,满山飘香了。
很久很久以前,垛庄镇射垛、麦腰、官营一带诸村就有栗树栽培的习惯。据说这里的栗子还曾名震京畿,成为乾隆皇帝的贡品。
从前的栗子树再多,也不如现在的栗子树多。如今,位于七星台下的垛庄万亩板栗生产基地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春来栗树绽花,虽无姹紫嫣红的花朵,但那米黄色的穗状花序,似云如霞,像霜类雪。那浓浓的栗花香味,引来无数的蜜蜂和彩蝶,甘醇似酒,醉倒了前来观花赏景的无数游客,也醉倒了这里的青山绿水……
肉质细腻鲜美、金鳞赤尾、体型颀长。糖醋黄河鲤鱼使用的奏是食之上品的章丘黄河地标产品——黄河鲤鱼,自古以来即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洛鲤伊鲂,贵如牛羊”之说。
章丘白云湖,“白云棹罢归来晚”,为著名“章丘八景”之一。明代李开先曾经赞曰:“夹岸人烟水四转,苏堤景物亦依稀。”待到来年盛夏,章丘白云湖畔一派“荷叶碧连天,鱼虾翔水底”的如画美景。当前,白云湖有藕田千余亩,盛产鱼、鳖、虾、菱芡、莲、蒲、苇以及10多种可食的野生食物,其中白云湖大黑鱼、白莲藕、白云湖鸭蛋等都颇有名气。富饶的白云湖可谓是“稻香蒲茂杉柳苇翠,鱼鳖虾蟹河蚌全。”荷花宴,自然还有荷花、莲藕等做成的荷花美食了——炸荷花采用鲜荷花的花瓣漂净,裹上蛋清糊炸后,撒上胭脂糖,这可是济南特色美食,荷桂芳香,味甜鲜香,清暑降浊,养心安神。
荷花蘸蜜,将刚采摘的荷花洗净,蘸上蜂蜜,入口清淡,齿颊留香;荷叶包肉,将刚采摘的嫩荷叶包上肉馅,入锅清蒸,肉香的浓郁,荷香的清新,错综交融,妙不可言……
总而言之 言而总之 章丘 就是吃货的天堂
小编身为章丘人 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章丘新闻中心”。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