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李月福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新浪博客上看到网名为“井窥斋”的网友发博文说:“章丘南部山区有种叫雀檀的树,去年到山中寻找,未见此君……”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说的我们东张村枫坡的雀檀树吗? 
枫坡约两千平方米,隔一小河与村庄近在咫尺,是村南的天然屏障。坡上长满了一种树,密密麻麻。此树木质坚硬、细腻,树叶小如榆叶,树干多为弯曲疙瘩状,当地人称为雀檀树。但是查遍树木标本大全,学名并没有雀檀树。 
“井窥斋”先生就是想考察俗称雀檀树的真实属性。
根据博文提供的资料看,雀檀树极像一种学名鹅耳枥的树木,一个极其陌生的名字。资料上鹅耳枥的图片和枫坡上的雀檀树极为相似。此树在春天开花的季节生出的花蕾就像小小的火炬,花絮下垂似缩小版的杨树花,花絮凋谢后慢慢长出形似榆树叶的叶子,树干生长极其缓慢,属于稀奇少见的檀木类树种。尤其在我们北方极为罕见,是国家重点保护树木。当然,雀檀是不是鹅耳枥还需专家确认。 

东张这片雀檀树林是章丘境内乃至更远的地区不可多见的。
就是这些极其珍贵的稀有树木却历尽沧桑,曾经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抗日战争时期,章丘地方势力土顽司令高松坡将部队司令部驻扎在东张村。长期的驻扎,致使枫坡上的雀檀树成了他们队伍烧火做饭的火头柴。 听老年人说,树有一搂多粗两三丈高,参天挺拔,整片树林茂密旺盛,层林叠翠,十分壮观。生长缓慢的雀檀树长成如此高大,不知需要经历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时间。 
高松坡指使部属将树用大锯锯成短截,再用斧头砍成火头柴烧掉。天长日久,就这样极其珍贵的稀有宝树,整片树林全部毁在了这帮土顽的手里,现在想起仍令人痛心疾首。至今树墩轮廓依稀可见。 
解放后,雀檀树又慢慢地从树墩里重长起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已长成胳膊粗细的时候,个别村干部因缺乏林业知识,嫌弃雀檀树生长缓慢,形状不成材,结果又错误地决定将雀檀树伐掉种植一种编筐用的梢条。多灾多难的雀檀树又遭受了连续三四年的砍伐,后来种植梢条失败才终止了砍伐。

现在的雀檀树经过了三十多年的重生又已到了胳膊粗模样,生长活力依然。多次的砍伐使雀檀树从树墩重生后由原来的乔木变成了灌木状态。盘根错节,型状奇特,形成了一道绝美的景致。 
春天,漫山遍野红彤彤的花蕾争艳夺目,稚嫩的树叶日渐长大变绿,散发着浓浓的春天的气息;夏天,树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秋天,树叶由绿慢慢变黄,金灿灿、亮闪闪给人一种秋天独有的醉人的味道;到了冬天,一场白雪使雀檀树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犹如一幅丹青水墨画卷挂在门前,使风情悠悠的小山村更加别有一番风味。 
珍贵稀奇的雀檀树也给古老的东张村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缺者为贵,稀者为奇。相信这片罕见的檀木树林定会给东张村带来惊喜和福音。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章丘故事”。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