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孟村是高官寨街道一个美丽的村庄,全村共有156户、 567人,村风淳朴,村民和谐。几年前,由于该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村民收入低,是个典型的贫困村。今年2月份,根据我区脱贫工作需要,区教育体育局尹承强被派驻到该村,继任了该村“第一书记”的工作。 在工作中敢打硬仗、甘于奉献,这是尹承强一向不变的工作作风。驻村后,他即时进入角色,全身心投入于中孟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克服交通、用餐、住宿等多重困难,多方考察,因地制宜,积极为村里尽快脱贫谋路子。
发展产业项目 增加村民收入
三年前,中孟村引进了芦笋种植,由于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的缺失,一直未形成规模,村民在芦笋种植上的收入也很不乐观。尹承强进驻该村后,详细了解了该村的芦笋种植情况,并去外地考察学习,悉心学习芦笋种植经验,还邀请华东科技大芦笋种植专家来中孟村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中孟村芦笋种植面积已达280亩,采笋面积180亩,每天产量2000斤左右。记者采访时,正好有几位村民来领取前一天卖到村委的芦笋钱。尹承强介绍,村里已经形成产、收、销一条龙式的服务链,村民不用出村,采了笋直接给村委,第二天就可以过来领钱。 “现在我们村的芦笋是供不应求啊,销售市场已不限于章丘了,日照、聊城等多地农商打来电话订购芦笋!”中孟村村党支部书记孟宪祯自豪地对记者说。孟宪祯家种了17亩的芦笋,采笋的有7亩多,每亩纯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现在他对芦笋产业信心十足! 说起尹承强,孟宪祯打开了话匣子:“自从尹书记来了我们村,一个月得有二十五六天‘泡’在芦笋地里,教授村民芦笋种植经验,并义务帮助大家采笋。他为了打开芦笋销路可以说是走断了腿、磨破了嘴啊!”
因户因人施策 助力精准扶贫
中孟村共有贫困户49户、108人,低保户10户、15人,残疾人21人。完善的档案资料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基础。尹承强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要求,对贫困户一户一档进行规范整理,同时组织包联干部进村入户,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共同对贫困户档案资料进行核查,保证每一贫困户的数据资料真实完善。 在贫困户魏传龙的家中,记者看到,墙上挂着一张卡片,走近一看是一张第一书记联系卡,上面详细写着尹承强的联系方式。魏传龙告诉记者:“尹书记这个人太好了,不管我有什么事,只要我给他打个电话,他就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赶来给我解决;即使他工作忙走不开,也会在电话中给我详细的解释。”魏传龙由于因病而失去劳动能力,3亩多芦笋的种植、采摘全靠他的老伴,一旦错过最佳采摘期,笋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于是,尹承强发动村两委,并且自己亲自带头帮着魏传龙的老伴义务采笋。仅这一季的采笋,魏传龙家就获取纯利润2000多元。魏传龙激动地说:“没有尹书记的技术指导,没有村两委的帮助,俺家还不知道咋过呢!” 在回村委的路上,记者又遇到了正在路边包装芦笋的车成英大姐,车大姐高兴地跟记者说,她家种了2.5亩的芦笋,每天都有100元到300元不等的纯收入,而且芦笋采摘一般在早上或者傍晚,一点也不耽误管理麦田、做饭接孩子。
建设民生工程 改善村民生活
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整齐美观的村内绿化,和谐淳朴的村风民貌……走在中孟村的乡间小路上,让人倍感舒畅。而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第一书记尹承强及村民们的共同努力。尹承强驻村后,积极与派驻单位做好沟通协调及项目争取工作。在区教育体育局党委的支持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村里中心大街实施道路硬化、沿街绿化、安装村里路灯等工程,村里中心大街硬化加宽后的道路,汽车可以开到大门口;晚上村民吃完晚饭,在柔和的路灯下出来散步,那叫一个舒坦。 村里50kw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天可发电200多度,按当前国家补贴价0.98元/度计算,村集体每天收入200余元,除去阴雨天气,每年可实现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村里的农村幸福院主体已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正在积极完善,届时,这里可容纳20位老人居住;新建一处600立方米的冷库,除了村里自己使用一个冷库冷藏芦笋外,另一个已经出租给了个体商户,这也能给村集体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记者问到今年村里还有哪些具体工作时,尹承强说,前期通过联系东方冷库上架销售、发动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爱心购买”芦笋,每天都能卖出1000多斤,下一步,将继续创新销售形式,实现线上线下同销售,同时将芦笋采摘打造成为中孟村的主打旅游项目;村里有个中孟小学,学校南临是一条主干道,来往车辆比较多,放学接孩子时学生家长都集聚在主干道上,很是危险,通过协调,前几天刚刚从教体局申请下来12万元,用于硬化学校周边道路,改造完成后,不仅方便家长接送孩子,更重要的是消除了安全隐患;村里还有几条路的路面也出现不同程度破损,经过跟村两委商量,尽快修缮一下,使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我要尽我最大努力,早日让村里的老百姓脱贫走上致富路!”尹承强信心满怀。截止记者发稿前,中孟村49户贫困户,通过种植芦笋和其它经济收入已全部脱贫! 来源:掌上章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