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教书育人是一场暗恋, 费尽心思地去爱一群人, 结果却只感动了自己。 有人说,教书育人是一场苦恋, 真心实意的爱那群人, 他们总会离你而去。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枣园学区学校 李宝玲老师, 看看她是如何凭着一个儿时的梦想, 凭着一颗热忱、执著的心 追求着为人师表的快乐与成功。
李宝玲,现任章丘区枣园学区朱各务小学大队辅导员兼三年级班主任。2007年大学毕业至今,她扎根乡村教育,用一腔热忱投身教育事业。农村小学毕业的她,希望用自己的关心和爱呵护每位学生的成长,点亮他们的明天。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清晨7:30,伴随着朗朗读书声,李宝玲走进了三年级向日葵中队的教室。在这所乡村小学,一个年级仅有一个班。李宝玲认为,学生的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所以她一边纠正学生看书的姿势,一边指导学生进行早读。 “两位数的加法我们应该怎么计算?”数学课上李宝玲用两种解题方法,既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坐的笔直,他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汲取知识的契机。 对于学生们在作业中频繁出现的错误,李宝玲会通过提问等方式,再次让学生理解做题的步骤和思路。“为什么把时换成分,大家知道吗?”反复的提问,化复杂为简单,是李宝玲在和学生的磨合、探索中找到的合适的教学方法。 乡村学校的老师,往往身兼多职。李宝玲除了担任数学老师以外,还负责音乐、体育学科。“四二拍子怎么打,我们拍手感受一下。”李宝玲和学生们张开双臂,跟随音乐的律动,体验节拍的魅力。 在课堂上常常能看到李宝玲指导学生的身影。由于农村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她总是一句句的教学生讲好普通话,唱好每一首歌。李宝玲会通过游戏、比赛、表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让每一个孩子爱上音乐,乐在其中。 为了新学期给班级换个样子,李宝玲和学生们一起重新整理了墙壁上的手抄报、折纸。为了让全班同学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拥有归属感,李宝玲提议大家一起把写有自己名字的彩纸折叠起来。 伴随着大课间的铃声,学生们陆续走到操场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朱各务小学的课间操,是以《弟子规》为蓝本自行设计的,颇有特色。 一直以来,李宝玲相信将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才能发掘学生们不同寻常的一面。无论是与学生们做游戏,还是关注他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李宝玲尽力与学生保持着亲密的师生关系,营造着和谐的育人环境。 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体验生态教育,在朱各务小学的一角,特别开辟了一块菜园。白菜、韭菜、辣椒……各种蔬菜、瓜果分布其中,学生们或是帮忙除草、采摘,或是借此机会认识农作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极有意义的体验。 学生们每天中午到校后,雷打不动的一件事是练字。13:30,三年级的教室里每位同学手拿铅笔开始临摹字帖。从拿笔姿势、坐姿到写字的笔划顺序等等,李宝玲会逐一指出学生们练字中的问题。 在朱各务小学,全校的卫生环境都划分为各个班级的任务完成。和值日生一起打扫班级的卫生区,也是李宝玲每天的任务之一。 每天下午,李宝玲会固定为班级里的几位学生讲解知识重点。“一般我会根据作业的错题情况,把没跟上进度的同学叫来再讲一遍错题”,李宝玲说道。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更要加以重视。 作为大队辅导员,李宝玲不仅组织大队部的活动,还负责日常工作检查。下午,她和大队部的学生一起根据学校卫生标准,逐个检查班级卫生情况,为在校学生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每周例会时,老师们会就各自班级的情况,做出简单汇报。李宝玲坦言,农村学校孩子的茁壮成长更需要调动起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学生的陪伴。她始终坚持,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以确保孩子无忧成长。 当家长向她反映孩子因父母离异而产生的种种不适后,李宝玲双管齐下,不仅在多次沟通中为家长排解教育的困惑,也会在生活上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谈心、沟通,帮助孩子度过阴霾的心情。
从毕业后到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李宝玲面对的是全新的开始。从最初的懵懂,到如今的得心应手,得益于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方面,她勤耕不辍,抓住一切可以提升自我的学习机会,给自己充电。另一方面,她也不断向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请教,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到了放学的时候,全班同学会排成一纵队,李宝玲和孩子们一起走到校门口,直到将所有学生送上校车,她才会回到办公室,继续进行案头工作。 扎根乡村教育12年来,李宝玲将自己的一腔热忱奉献给了朱各务小学。她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获得过优质课一等奖,并入选教育部2018年全国首批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李宝玲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她的妈妈是一位人民教师。从小她就对这一职业产生了向往,每当看到妈妈因桃李天下而欣慰并骄傲时,李宝玲就暗下决心,立志像妈妈一样当一名优秀的教师。 因为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毕业后李宝玲投入到了乡村教育中。“因为我自己也是来自于农村学校,所以希望能尽己所能的去做点什么”,李宝玲说道。她的心中有大爱,她希望把自己的爱化作一盏盏蜡烛,让学生们在人生航行的道路上,始终明亮前行。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新浪山东”。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