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巩固2024年优质服务活动成果,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1月3日下午,区人民医院护理侧面在门诊八楼会议室召开了2024年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总结暨一科/病一品经验分享专题会议。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卞孝明到会并讲话。各科室护士长、核心质控员、护理骨干等护理人员约200余人参会。党委委员、护理部主任杨东东主持会议。
卞孝明在讲话中指出,护理团队是整个医院发展的动力,是医院团队的重要一员。他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最深的敬意和感谢,对这一年来优质服务提升完成情况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要坚定初心,永葆护士本色。护理人员是医院形象的窗口,代表医院最好的形象和服务。要提高眼界、提高标准、把护理队伍形象建设放在医院新的战略目标下谋划,放在新的发展平台上实施。要以医院实施“五大提升工程”中的形象提升为契机,把形象提升作为重中之重,促进护理工作整体提升。要坚定信心,磨炼技术再提升。要不断提升科室新技术、新项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规划新的发展平台,全面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能力。要永葆信念,锻造服务再提升。医院高分通过三级医院评审,发展规划蓝图已然绘制,优质服务提升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坚定信心,把技术锻造得更好,永不停息抓好服务,才能不负广大患者的期望。
杨东东结合患者对护理服务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对2025年护理侧面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行了安排。下一步,要持续发力“以患者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保持护理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继续加强护理人才的培养,通过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更加细致的患者需求分析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培育优质护理重点项目,全面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
优质服务提升活动是院党委部署的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树立医院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护理侧面自2024年3月召开优质服务提升动员部署专题会议,全面推行优质服务活动以来,各科室全力配合,统一思想、积极行动,制定详细工作规范、考评细则,进行护士职业礼仪规范化培训,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经过9个多月不懈努力,各项优质服务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护理部副主任姜先芹宣读2025年培育优质护理重点项目实施方案10个护理单元按照顺序依次上台,采用PPT的形式,以“一科/病一品”优质护理服务为主题,围绕科室“一科/病一品”优质护理服务的创建背景、品牌内涵、项目实施、成效、推广价值等方面内容进行汇报,充分展现了科室品牌特色和创新服务。
儿科一病区《增加精准用药装置 ,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根据药物性能,配备给药装置,确保精准给药。
急症病房《口咽通气管在非确定性人工气道的规范应用》,规范口咽通气管管理,吸痰效果明显。
内镜中心《日间家庭随访,让关爱延续》,对日间手术患者提供院外随访和健康指导、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满意度。
手术室《不“瘤”余地——提高肿瘤手术隔离技术操作规范率》,以问题为导向,规范操作行为、制定管理目标,提高手术室管理效能,确保手术患者安全。
呼吸内一科开展支气管哮喘“一病一品”,规范患者吸入剂使用,向患者提供吸入治疗指导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精细化的护理服务。
两腺外科为甲状腺癌患者实施同质化专科特色护理,体现了服务模式和专业内涵的契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神经内一科将“加强住院患者患肢功能管理”作为护理改善重点,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为患者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神经外二科硬膜下血肿重症患者呼吸道管理及集束化护理策略,实现每一流程的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提高了神经外科专科护理水平。
心内一科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症患者,提高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科学、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肿瘤内科通过开展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大大减轻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增强优质护理服务的能力,在2024年底科室顺利创建“无呕病房”。
创优无止境,服务无穷期。区人民医院将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并以会议召开为契机,号召全院护理工作者充分发扬主人翁意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投身到医院发展中,不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护理服务,用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