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视频)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在深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辛锐纪念馆全面开放啦!
走起!小编带大家去纪念馆看看~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发掘好、保护好、研究好辛锐烈士等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红色文化资源,刁镇党委政府于2018年9月开始筹划建设辛锐纪念馆,纪念馆以原辛寨政府大院为依托,以革命烈士辛锐事迹为内容基础,致力于打造红色文化高地的章丘样本。
纪念馆:九个篇章,难书壮阔一生
纪念馆共分四个展厅,总投资381万元,展示面积共计750㎡,项目立项之后,筹备组先后前往北京、南京、济南、临沂等地,调阅大量与辛锐烈士有关的档案资料,实地调研辛锐战斗牺牲地——火红峪、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等地,搜集相关史料超1500条,价值史料超300条。经过数十轮布展大纲撰写、六轮展陈方案细化及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纪念馆一期于7月1日顺利开馆并试运行,目前已接待参观人员70余批次。
辛锐纪念馆一期共分两个展厅,分别从“世家望族、辛氏一门三忠良;家学熏陶、才情轰动济南城;家系国运、为救亡图存奔走;投身革命、奔赴抗日前线;使命担当、尽职大众日报社;殚精竭虑、创建姊妹剧团;革命情侣、战火中的爱情之花;转战大青山、血洒沂蒙山区;青山忠魂、不能忘却的记忆”等九个篇章展示了烈士辛锐年轻短暂而又伟大壮烈的一生。
辛锐纪念馆二期暨初心殿堂为两个展厅,从“重走一段党史旅程 、唱响一首革命老歌、经历一场时代洗礼、重温一段入党誓词、聆听一堂特色党课、定期一场党性体检、细品一本革命好书、分享一页心得感悟”八个方面,满足党员活动、党建会议、入党宣誓、党性体检等多重功能。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辛锐纪念馆全部投入使用,我区将以打造“一站式党建活动学习空间”为目标,使之成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成为章丘区、济南市乃至于山东省的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辛锐生平:一个让人热泪盈眶的革命女性 ●辛锐原名辛树荷,1918年出生于章丘区刁镇辛二村,系当时的名门望族。10岁那年,她跟随时任山东省参议员的祖父辛铸九来到济南,定居在大明湖畔,师从济南名画家黄固源学画。 ●长城抗战打响之后,各界人士掀起了救亡捐献活动。辛铸九在济南民众教育馆为辛锐举办画展,将义卖所得之款全部捐给了抗日将士和东北的流亡同胞。 ●1938年跟随父亲辛葭舟到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参加八路军。她严于律己,每天除了在山东抗日军政干校第二期妇女队学习,休息时还挤时间作画。不久,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创刊,山东省妇联推荐辛锐参加该报的筹建工作,“创刊号”报头上的毛泽东木刻像就是出自她手。
●1939年,辛锐在党校学习期间,认识了时任副校长的陈明。带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两人走到了一起。婚后第三天,辛锐回到了中共山东分局筹建的姊妹剧团任团长。
●1941年11月,侵华日军出动五万兵力,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辛锐当时已有身孕5个月,与部分人员隐蔽在大青山的大崮一带,而陈明率60余名机关人员突破敌人防线插入敌后。 ●11月30日拂晓,中共山东分局和战工会在大青山被围,激战一昼夜。大部分人突出重围,但伤亡惨重,其中率部突围北上的陈明等人不幸遇难。辛锐两个膝盖骨受重伤,被乡亲用门板抬到一处山洞里避难。 ●12月17日,一股撤退的日军包围了辛锐的驻地。四名同志抬着辛锐上了北山转移,刚出村,枪声大作,日军围了上来。辛锐果断地命令同志们放下她赶快突围,她自己则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3岁。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辛锐烈士即名列其中。
辛锐日记
1940年2月
1941年3月
1941年12月
章友们 让我一起去看看 那鲜艳的红色故事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章丘新闻中心”。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