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泰山文艺奖评选活动中,章丘区青年书法家胡中一以小楷册页作品获得书法类三等奖,这是十五名获奖作者中唯一的楷书作品,也是他第二次获得泰山文艺奖。同时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也已揭晓,胡中一以楷书和行书两件作品入展,这在全国展中极为罕见。 
胡中一,1987年出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人文大学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最高院法官学院特聘讲师。他自幼学习书法,长年临池不辍。先后入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 (中国书协)、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中国书协)等国家级展览10余次,获得翰墨薪传—全国教师书法大赛一等奖(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山东省“江北水城”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山东书协)、“郑道昭奖”书法篆刻作品展 优秀作品奖 (最高奖,山东书协)、第三届牡丹双年展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孔孟之乡汉碑行•全国隶书展暨中国汉碑与书法学术研讨会最高奖等奖项30余次,获得山东文艺最高奖泰山文艺奖两次。 


胡中一创作谈

我自十岁起跟随章丘著名书法家刘思民先生和贾明选先生学习书法,后师从著名书法家崔胜辉先生。长年来临池对墨,笔耕不辍。在行书与楷书方面着力颇多,行书主要临习《集王圣教序》、米芾以及王铎等二王风格体系;小楷主要临习《玉版十三行》、《灵飞经》以及八大山人小楷等经典法帖。 
书法创作多年,收获颇多,洞察万变不离其宗之义,深觉无论临写何种字帖,都要先练就扎实的基本功,然后才能融铸自我。所以我从未敢脱离古法之根,传统古法始终占据我创作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行书方面则在不脱离古法的基础上加强视觉冲击力。小楷方面独辟蹊径,加入行书笔意以加强小楷的灵活性,寻找与创造出不同的风格面貌,以此打破小楷风格雷同的状况。 
此次“泰山文艺奖”获奖作品为小楷册页,是15名获奖作者中唯一的楷书作品。该作品共10页,以八大山人小楷风格为基调,以绢写就。目前小楷用纸花样百出,风格略显浮夸,但显然绢格调更为高古。作品中除加入行书笔意之外,还以墨色变化增加对比效果,从而丰富小楷的形式与风格,将小楷写“活”,正如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言:“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作品形式设计方面打破常规,以横式为主。当前大多数作者多喜竖式用纸,然本作品采用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以横补竖,开拓形式设计的多样性。 
学习书法有法可循,须学会手脑并用,以手练技,以心修道,回归书法创作的初心,思考“为何临”、“临什么”、“如何临”,做到胸有成竹,方可事半功倍。否则不但收效甚微,相反会养成习气,积久成弊。 
作品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还望方家不吝赐教。 


好厉害啊!我从小写字就不好看,所以特别崇拜写字好看的,咱章友有喜欢书法的吗?我只知道旗爷是书法老师~~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掌上章丘”。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