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月1日起补发,预计1.18亿人受益;养老金已连续15年调整
3月20日,人社部官网公布相关通知,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对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待遇,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确定。
按照今年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实施方案,今年将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基本统一。定额调整指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统一增加相同额度的养老金,体现社会公平;挂钩调整要体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
同时,人社部还明确,要确保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要兼顾公平与激励,合理确定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三部分比重。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要在2019年5月31日前,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将由两部制定并组织实施。人社部、财政部对地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审批后,各地将抓紧组织实施,尽快将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各地发放到位时间可能不尽相同,但对退休人员而言,无论各地在何时开始组织发放,都将从2019年1月1日起补发。”这位负责人介绍。
●要涨多少
人均5%涨幅不是每人都涨5%
对于今年上调养老金,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职工平均工资、物价均保持一定程度上涨,且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实现广大退休人员适当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国务院决定2019年继续统一安排、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这是国家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预计今年将有1.18亿名退休人员受益。”这位负责人表示。
今年人均上调5%左右的调整水平是如何确定的?该负责人介绍,基本养老金调整,是一项社会政策,要突出保基本兜底线功能,确保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调整水平的确定,需要重点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经济增长对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影响,主要是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二是养老保险基金可承受,制度可持续。
今年调整将对机关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职工同步安排考虑。人社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的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将兼顾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未来将实现各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机制的统一。
人均上涨5%左右的水平,是否意味着养老金都会较上年增加5%左右?人社部这位负责人表示,“5%左右”的调整比例,这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全部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人均水平,并不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人均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照5%的比例调整。
“具体到每一位退休人员,由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实际增加的养老金绝对额是不同的,对应到占个人养老金的比例也是不同的。”这位负责人表示,一般来说,在职时缴费年限长、缴费工资水平较高的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绝对额也会相对较高。
如北京市去年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由3770元/月,提高到每月近4000元。同时也明确了一条政策:采取低者高调、高者低调的方式,保障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员能够适当多增加基本养老金。
●地区差异
地方自行提高调整水平将批评问责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调整将继续坚持“并轨”原则,调整办法与2016年、2017年、2018年基本相同,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统一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三结合”调整办法。
今年调整将对机关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职工同步安排考虑。这次是继2016年以来实现连续三年同步安排适当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解释,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等不尽一致,地区之间的具体调整办法会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到一个地区内部,少数地区可能还会存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办法略有不同的情况。
2016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公布其当年的上调方案。当年全国上涨的平均水平确定在6.5%左右,而上海市平均涨幅达到了6.7%。上海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当时向新京报记者解释,上海上调养老金的幅度往年都高于全国一般水平,但2016年总体上调水平略高于6.5%,已不像往年高得那样明显。
今年,人社部在相关通知中明确了“统一政策”的基本原则,强调国家统一制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逐步统一缴费比例、缴费基数核定办法、待遇计发和调整办法等。
人社部明确,对自行提高调整水平、突破调整政策、存在违规一次性补缴或提前退休行为的地区,将予以批评问责,并相应扣减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政策主要是为了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对地方监管,确保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顺利实施,并不会因此影响退休人员个体的调整水平,也不会因此影响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未来涨幅
养老压力制约养老金上涨水平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数不断增加,缴费人数与领取待遇人数的抚养比不断下降,养老负担越来越重。
我国养老压力到底有多大?在今年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介绍,现在中国老龄人口,如果从60岁以上算,已有近2.5亿人;65岁以上有1.7亿人。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表示,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据预测,届时,我国老年“抚养比”(即参保职工人数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的比值)将由目前的2.8∶1下降到2050年的4∶3。也就是说,到2050年,平均1.3个参保人就要供养一个老人。
养老金调整幅度的确定,需要考虑保障基本生活、分享发展成果、基金可负担三项原则。养老压力也制约着养老金上涨的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朱俊生表示,目前我国养老金面临着参保人员比例下降、收入结构失衡、积累资产不足等问题。而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养老的负担较重,未来几年养老金的调幅或仍将趋缓。
“养老金的上调应该建立一种制度化、去行政化的机制。”朱俊生表示,自动调整在国外是一种通行经验,或是跟物价挂钩,避免养老金由于通货膨胀购买力下滑;或是跟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挂钩,让退休人员分享发展成果。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养老金调整工作时透露,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要求,有关部门在总结历年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正在抓紧研究建立兼顾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以实现各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机制的统一,在老有所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从而提升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