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我从沈阳部队退伍回家不久,相公庄公社管区孙书记找到我家里,对我说,根据公社领导意見,决定让我担任小康管区六连指导员的身份,参与章丘杏林水库的修建。
当时,我刚从部队退伍不久,农村工作不熟悉,又是修建全县的大型水库工程,能否胜任这项工作吗,心中充满了疑虑。然而,在孙书记的鼓励下,我还是勇敢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在孙书记的筹建下,小康管区一百多号人的施工队伍很快组建起来。当时,水库建设队伍编制采用部队形式。公社建团,管区为连。我们小康管区按编制为六连。 根据团部安排,我们六連整齐有序地驻扎在普集镇的池子头村。连部设在村里第二生产队西头的一户五保户高大娘家里。 大娘长着一张慈祥的面孔,中等身材,略显驼背,自己独居一院。无儿无女,见我们住在她家,十分高兴,做点好吃的,总是忘不了我们。连里改善伙食,我们也忘不了给她老人家一份。她虽说不要,每次都是很高兴的收下。 在二队队长高绍安热情地帮助下,我们很快安顿下来,积极的投入到施工中去。在平时,高队長总是问长问短,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帮助,这份感情,这份支持我至今难以忘怀。
杏林水库库址选在章丘巴漏河上。这条河也叫东巴漏河。是章丘东部的一条河,发源于淄博市博山一个叫青龙湾的地方。流经淄川入章丘境后,沿章丘和淄博边界,经闫家峪、普集,流至巍巍长白山脚下,折西奔千年古镇相公庄淙淙而去,在寨子村附近的龙湾头汇入漯河。 水库库址就建在普集公社杏林村东,故命名杏林水库。杏林水库占地广阔,坝区壮观。修建工作充满了挑战。 全县的民工队伍云集工地,人山人海。我们六连负责的是土石方工程,在坝区中央偏左的地方。施工,当时没有大型机械,只能依靠原始的土轮车运输土方。
土轮车,也叫独轮车。车体中央凸起一块,底部安装一个胶皮带轮子,过去都是用的木头轮子。车体凸起的两边,各有一个平面,是载物的,也可装上篓子,在篓子里装物。在这里,当然是装土了。车体后面各伸出一根把杆,也叫把手。在顶端拴上盘,就可以推着走了。 在工地上,当时士轮车还是主要运输工具,推土运输的民工,男女都有,女民工推起车来,比男民工毫不逊色,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随着坝体的增高,单靠人往上推特别费力,于是,工地上就用上了爬坡器。爬坡器安置在坝顶,一根钢丝绳沿伸到坝下。当土轮车到坝下,挂上挂钩,用爬坡器一辆辆的拽上去,还是蛮省力的。 然后。一板扳的夯实。有次,我在工地上看到一个夯组,一色的都是姑娘,领夯人手握夯把手,嘴里喊着号子,其他姑娘一边呼应,一边手握着夯绳,一起一落,很有节奏而又潇洒,工作上充满着热火朝天的气氛。
民工们的工作异常艰苦,但他们从不言苦。我们六连石方组有位民工,他担任石方任务,当时,杏林水库砌坡石方,是从几里地以外的东陵山运来的。东陵山,是章丘的八大景之一的名山,曾有卧看东岭晓月明”之说。这位民工,每天早出晚归,任劳任怨,总是超额完成任务。每次连务会,他都受到连部表扬。
我不仅要关心任务的完成情况,还要跟进度、强调质量,还要关心民工们的思想和生活。我把在部队上培养的作风带到了工地,做到了大公无私,一身正气。记得有一次,我的爱人生产,我却因为工作无法回家。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我深刻理解了干部带头的重要性。 修建杏林水库的经历,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回忆。在那里,我与一群勤劳质朴的民工们共同度过了无数个艰苦而又充满温情的日子。
记得刚开始修建水库时,条件十分艰苦,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然而,民工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的把大坝建了起来。
有一次,我们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洪水迅速上涨,工地陷入了一片汪洋。在这紧急关头,民工们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用沙袋和木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全力保护着工地的安全。那一刻,我被他们的勇敢和奉献精神深深打动。
在日常生活中,民工们也彼此关心、互相帮助。河庄村有一位年轻的民工,他家境贫困,但他却总是乐观开朗。有一次他生病了,却舍不得去看病。我们得知后,纷纷伸出援手,为他筹集了医疗费用。他感激涕零,说这份情谊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这些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们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民工们的坚韧、善良和奉献精神。他们虽然生活艰苦,但内心却充满了希望和阳光。在修建杏林水库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在建设一项工程,更是在铸就一种精神。
如今,杏林水库已经建成,它见证了我们当年的辛勤劳动和付出的汗水。每当我看到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民工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修建杏林水库的经历,让我懂得了珍惜、感恩和奋斗。它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被调往相公公社工作。
前几天,一位当年一起修建水库的老友约我去看杏林水库提闸放水。当我看到清澈的库水从闸底喷涌而出,汹涌澎湃,狂泄而下的壮观景象时,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老友告诉我,自从杏林水库建成后,周围几十个村庄都受益匪浅,实现了自流灌溉,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站在坝顶,望着波光粼粼的库区,我思绪万千。这座水库不仅是水利工程的杰作,更是造福人民、造福社会的象征。它就像镶嵌在章丘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见证了那个难忘的时代,歌颂着那个时代,赞美为建设杏林水库做出伟大贡献的那代人,他(她)们不计报酬,只讲贡献。历史是不会忘记他(她)们的。
我深感自己参与杏林水库修建的经历是一段宝贵的财富。这段旅程让我学会了坚持、担当和奉献。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精神永远都会熠熠生辉。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传颂这段历史,为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感慨之余,即兴赋诗一首 今昔旧地又重游,百感交集湧心头,为建水库洒汗水,满怀壮志写春秋。 《部分图片选自网络,侵删》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