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慕名第一次走进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的水龙洞村。水龙洞村地处章莱公路(S242)东侧,乡村公路”三赵线”穿村而过,因村西水葫芦峪悬崖下有一个常年流水不竭,被称为‘’龙洞”的山洞而得名。这个四面环山的山村真不错,山清水秀,名胜古迹甚多。石人、石马,石狮子,泉水、泉碑、泉水河,玉皇阁(三教阁)、九圣堂、古井、古屋、石头墙,还有特产绿豆粉皮和小米、花椒……称得上一个休闲访古、踏青游玩的好去处。
探访的第一个景点,是村南头西面海拔约550米的立石山。该山山顶有矗立的巨石,其一如马状,其二如人状,俗称“石人、石马”。顺着指示牌,沿着刚铺好的水泥山路往上走,虽然陡峭,但并不难行,山路边沿有钢管护栏,很是安全。一边走一边感叹,村里下这么大力气修一条山道到山顶,仅仅为了方便大家上山游览,确实不简单。
水泥路面一直通到一处利用自然山洞作为内室修建的小庙前。小庙外立面呈新鲜的红色,在其一侧的山崖下,立有一块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的石碑,距今已有480多年历史。该碑的碑额有“修立山石室记”六个大字。根据仍可辨识的碑文可知,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名叫冯皋的人,在此遁入空门,募化资财,创修立山石室,并在洞内塑立了观世音金色铜像。现在的小庙算是对古代石室的复建。在石碑旁边,还有一个直径约三四十厘米、深约四十厘米的圆形老石窝,里面还有新放置的一把石锤,石窝应该是当年在石室的修行之人捣米用的。了解到,除了这个被建成小庙的山洞,水龙洞村还有几个自然形成的山洞。在村东月亮湾西侧,有一个龙云洞。该洞洞中有洞,洞壁上怪石嶙峋,颇得探险旅游者欢喜。还有一个是村西的蝙蝠洞,据说洞内生活着大量的蝙蝠和野鸽子。
接着,沿着盘旋的山道向上又攀爬几十米,就到了立石山山顶。只见形象逼真的石人、石马,矗立于山顶,浑然天成,让人禁不住啧啧赞叹。石人石马的根部,可能是为了稳定,用水泥稍作了加固。网上有博主发文说,此处的石人、石马,是远古时期和黄帝在此激战的蚩尤,战败后和其战马化成了石人石马,他手中的铜鞭飞入此山山涧变成了一根石柱。此神话传说,一下子把村里景点和人文始祖联系起来,徒增高深之感,游客姑且一听。走下山,从村南头沿着干净宽敞的南北向道路往北走,只见一条名叫龙兴河的小河自东北而西南穿村而过,多座石拱桥架通小河两岸。村民们说,充满灵动的水景、泉景是水龙洞村的一大特色。 冬春时节,龙兴河干涸,可到了夏天雨季,小河里就汇入了多处山泉水,水质十分清澈宜人。距离龙兴河几十米远、位于村委会西北的卧龙池,是村里最出名的泉池,旁边立有大清同治九年所立的“卧龙池”碑刻,记载了卧龙池的历史。卧龙池呈半圆勺头状,直径长三十多米,过去是村民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现在村民吃上了自来水,这里逐步变成了一处供游客观赏的旅游景点。 在卧龙池西北方向大约200米远的地方,还有一处天然泉水——老虎泉。该泉处于路边的山崖之下,泉水自岩缝中汩汩渗出,垂流不断,下面的泉池是自然形成的石窝。关于老虎泉名称的来历,村民口中也有一个神话传说,说是当年太上老君路过此地,突遇一老虎张着血盆大口拦住去路。太上老君问当地的土地公何故?土地公解释道,此地久旱缺水,老虎是口渴难耐,故而拦路讨水。老君闻听,微微一笑,挥手向路旁的山崖一指,一股清泉随即从岩缝中流出来,故得泉水叫老虎泉。 除了古泉,村中还保留有多个古井,其中,位于村东头的古井被称为“东井”。该井深约30米,常年有水,井水甘甜可口,以前村民经常来此打水泡茶品茗。另外,在村委会南侧通往村小学的桥头,竖立着一块刻有“龙井”的碑刻,旁边是1998年时任章丘市有关领导包村时打出的一口深水机井,也就是从此深井打好后,村民才吃上了自来水。 水龙洞村还有值得游客寻访探究的地方,就是保存尚好的众多文物古迹。除了上面提到的卧龙池碑,最吸引人的是条石垒砌的拱形玉皇阁,也叫三教阁,高约3米,宽约5米,进深约4米。石阁的南面上有“玉皇阁”石匾,北面上有“三教阁”石匾。阁下门洞内东西两边各镶嵌一石碣,东边石碣为清咸丰八年(1858)《创建“玉皇”、“三教”阁记碑》,西边石碑为题名碑。在玉皇阁北面不远处,就是刚刚维修过的九圣堂,在九圣堂外面竖立了七块古石碑。其中,一块护林告示碑,很有研究价值,它印证了水龙洞村先民在古代就有保护山林的意识了。从九圣堂沿着胡同继续往北走,在一处老院落建筑门外,一尊充满沧桑感的石狮威风凛凛立于石头垒砌的高墙之下,旁边竖有一个说明牌和一块字迹模糊的古石碑。根据说明牌介绍,该石狮是建村就有的石姓人家,在胡同里生活时,为了免灾辟邪,在家门口放置了一尊石狮,后来把房子卖给了姓王的村民,石狮变成了王家胡同的一景。水龙洞村的先民们就地取材而建起的石屋、石墙、石巷、石狮,凝聚着生活的勤劳和智慧。了解后得知,水龙洞村的村容村貌变得这么美,名胜古迹保护得这么好,村民生活变化这么大,得益于几年前选出来一位能干的村党支部书记——吴强。2021年,吴强接任村支书时,村集体收入只有10万元,还是来自上级的支援拨付,到2023年,村里靠自己创收,集体收入已经达到30万,今年有望突破30万元。水龙洞村人口共有1676人,536户,党员41名,耕地1600亩,特色农业种植为花椒、小米,没有村集体产业。为了尽快让村民看到希望和奔头,当选村支书后,吴强先是自筹资金2万元,对全村背街小巷和大堰高处加装太阳能路灯160盏。接着,收回村南面积9亩的麦场,将地面附属物全部清理,归村集体所有,整理后对外承包增加集体收入。另一个重头戏,就是动员村民捐款修复立石山景点,发展乡村微旅游,以便把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水龙洞花椒,立石山小米,青石山黑豆推广传播出去。在吴强的动员下,他的两个发小郑尔燕、于广鹏率先每人捐款1万元,其余村民纷纷响应,结果403人参与捐款,共计捐了19余万元。后来,吴强带领村民自发捐款修复立石山景点的行动,感动了上级有关部门出手相助,又给村里投入一部分资金购买水泥沙子,由村里出车出人工,共整修山路1600米,加装护栏300米,新建凉亭2处,游乐设施多处。接下来,村里又花1.2万元新购买小麦脱粒机一台,免费为村民脱粒,让村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之前,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制约,村里处于无基础、无产业、无优势的困境,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面对这种情况,吴强带领村两委班子多次征求村民意见,决定从农产品加工下手,发展庭院经济,生产绿豆粉皮。他们将村委搬迁至闲置的幸福院,对老村委房屋和庭院进行了改建,引进并安装好设备,于2021年7月投产绿豆粉皮。现在,绿豆粉皮加工已经从开始的每天消耗100斤绿豆,增加到400斤绿豆,产品供不应求。绿豆粉皮加工厂给一些不能外出务工的家庭妇女创造了工作机会,增加了她们的收入。
“我们村周边全是青石山、黑土地,出产的花椒具有颜色鲜艳、皮厚味香的独特品质。由于土质、气候、光照适宜,我们村的小米也具有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汤浓味香的优质特色。今后,我们将立足村子的特点,把花椒和小米变成村民致富的重要产业。”几年时间,已经头发变白的吴强接受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说,水龙洞村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希望更多的游客到村里游览观光,感受山村风情,顺便购买村里的特色农产品。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新闻客户端”。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