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风物,山东这片宝地上孕育出了无数灿烂的非遗文化瑰宝。坐落在济南章丘的明水古城,更是汇聚了无数传统技艺与文化,让传承与匠心闪烁在古城内的每一个角落。
从只有年、节、农闲时才能听到的梆子响,到明水古城孟家戏楼内日日可听的东路腔,章丘梆子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的时代里迎来了新的生机。
中华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目种类繁多,有证可考的剧种有275个,这些戏曲唱腔各异、韵味不同。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京剧、豫剧之外,还有一些小众戏曲,它们带着田野的芬芳,吟唱着一方百姓的喜怒哀乐。
“章丘梆子”源于山陕梆子,在明清时期,沿黄河两岸到山东谋生的山、陕艺人将其传至历城、章丘等地,后来其唱腔与章丘秧歌、民间音乐、方言土语相结合,形成了特色新剧种。
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也在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朝时期,“章丘梆子”在济南盛行,各种戏社应运而起,章丘戏班达到二十多个。其中,今章丘官庄街道石匣村的戏班演出水平别具特色。
今日,在明水古城孟家戏楼传唱的也正是石匣村戏班。 因章丘梆子戏历代都是身教言传,与大多数非遗技艺传承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经典剧本已失传、各路戏班逐渐没落,到如今仅留下了石匣剧团(章丘梆子剧团)。
时任“章丘梆子剧团团长”的于亮兴,出生于梆腔世家,8岁学艺,10岁就登台演出。为了传承章丘梆子非遗文化,于亮兴等人于2015年注册登记、成立第一个章丘梆子剧团。
目前剧团的“乡间艺术家们”年龄最小46岁,最大79岁,大多自幼学戏,靠寥寥无几的收入和集体劳动购置行头,在农忙之余苦心钻研,将章丘梆子唱响在山涧乡野。 早些年为了维持生计,于班主也曾背井离乡从事过很多工作,但是他从未想过放弃梆子戏。于班主曾说,不管是出于责任还是热爱他都会坚持把章丘梆子传承下去。
守护着这门技艺的他们从未放弃执着坚守,但想要将这门古老的民间在艺术传承下去仍需新鲜的血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的下一代却鲜有人愿意接续这杆旗帜,章丘梆子的传承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2023年10月1日,明水古城景区正式对外迎客,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章丘乃至山东的非遗技艺的魅力,古城“请回”了许多散落在民间的艺人,让许多传统技艺在此“安家”。
不仅丰富了游客在游玩中体验的乐趣,也让这些传统文化有了发扬与传承的场所。
曾经老艺人们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收入也寥寥无几,逢年过节才有机会登台演出。
现如今,他们再也不用因为寻找机会而奔波,在明水古城内,他们拥有了专门的舞台、稳定的收入和一起创作的条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事业中来。
如今在孟家戏楼里,你不仅可以听一曲章丘老戏,喝一碗老茶,还可以体验新式围炉与看戏的结合。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下人应和欢呼,恍若穿越百年,又见孟家大宅里的热闹。
相信时间是最好的判官,明水古城终将会把这些美好的事物留下来,也会让非遗这类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明水古城景区”。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