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洪流记载着中华巾帼勇于奉献的激情,历史的丰碑记载着中华巾帼不朽的业绩。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三八”国际妇女节。不管是在医院、校园,还是镇街基层、执法一线等等,我区的广大妇女同志,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默默耕耘奉献,用实际行动不断凝聚强大的巾帼力量,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为我区的全面建设添砖加瓦。
她们,没有宽厚的肩膀,却用坚韧的毅力赢得社会的尊重;她们,拥有自己的小家庭,却把心中的大爱与这座城市分享;她们,常年在一线岗位上忙碌,却始终用微笑和善意面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她们,是撑起半边天的巾帼英雄。
这里,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医护团队。这里,是济南地区率先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医疗机构之一。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的医护人员用柔弱的肩膀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用满腔的爱心为透析患者撑起一片蓝天,她们朴实的言行、平凡的工作,展示的是“不让须眉”的巾帼秀色。在这里,温情的故事上演了很多幕,收到了许多患者写来的一封封感谢信。
透析病人常年的医疗费用使整个家庭负担沉重,科室为病人申请饭卡,为长期透析患者提供专门停车卡;开展爱心帮扶,走进贫困家庭,和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协助无人照料的患者办理血透缴费、取药、提供生活护理。为了维持透析通路的正常,患者不能随意运动,透析护士会为其变换合适的体位提高舒适度,并提供热饭、喝水、送水等生活护理。护士长苏竞说道,“我们从事的行业是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行业,讲究的是责任和良心,我们一直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应该心系大爱与责任,踏踏实实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33名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的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在患者透析的4小时内,她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全程都是站立着监视血透机的运行,时刻警惕渗血、脱针等情况发生,一刻都不能马虎。她们精湛的医技、无微不至的付出,给许多家庭带去幸福和安康,也给自己赢得了口碑和信任。 治病求本 消除“甜蜜忧伤”
谈起区中医院内分泌肾病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钱光芳,许多患者都对她充满了敬意。从医22年来,她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对患者服务周到,对医术精益求精,勇攀科学高峰,为章丘内分泌疾病的诊疗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方便患者,她20多年来从没有换手机号,并且24小时开机为病人服务,长年免费为患者提供各种咨询及诊疗服务。她经常为患者垫付医疗费,有时候患者来还钱她都忘记了这回事。她还经常到基层卫生院进行帮扶工作,协助镇街卫生院创建糖尿病俱乐部,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为群众解除病痛的同时,也培养了许多基层卫生系统的内分泌专业人才。她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着“医生”和“人生”的内涵。 随着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医疗需求的增加,她不断刻苦钻研积极进取,开展了胰岛素泵控制血糖、722动态血糖监测、红外线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周围神经病变等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风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她研制的“天麦降糖止渴胶囊,芪龙降糖通痹胶囊”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多年来她潜心学习,投身科研攻关,在国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0余篇、发表SCI论文5篇,获得专利5项。 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决心加倍努力工作,一路陪伴那些被“甜蜜忧伤”困扰的人,为章丘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亲密陪伴 呵护母婴安康
她用专业的助产技术,精细的护理照顾,有力的心理支持,陪伴产妇走过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她,就是区妇幼保健院分娩室护士长阚学巧。 随着产妇数量的增加,阚学巧大胆的提出在产房开展导乐陪伴分娩。从外出进修到手把手地培训每一位助产士,从改变产房的环境设施到制定每一条工作制度,从开始陪伴第一位产妇到全部实施导乐分娩,她舍小家顾大家,和产房的助产士们加班加点地陪在每一位产妇身边,导乐分娩顺利实施并很快得到广大产妇的认可和好评,随即又推出家属陪产项目。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务措施改变了传统的产时服务模式,提升了服务质量,提高了产妇满意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如今,导乐陪伴分娩服务已成为该院一大亮点和品牌。 作为护士长,她在专业技术上积极当好领头雁。在助产领域不断开展新业务,创新助产技术,拓宽助产服务领域。为了降低剖宫产率,2012年开展促进自然分娩的适宜措施;2014年在全区率先推出首家“助产士咨询门诊”,在产前为孕妇讲解分娩知识,并开展了“模拟分娩训练”班,教会孕妇呼吸调节减痛法及分娩配合技巧,大大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保障了母婴安康。 作为孩子在出生时第一个亲密接触的人,每一天,她用温馨的话语、温暖的双手、辛勤的付出,呵护着母婴安康。
有人把智障孩子比作“折翼天使”,而在章丘特殊教育学校40多位女老师眼中,学校100多名智障孩子每一个都率真可爱,拥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只是比其他孩子成长的慢一点而已。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她们既是老师更是“妈妈”,用无私纯真的母爱陪伴着“慢飞天使”们,一点点体味生活的滋味。 在普通中小学里,一个班主任可以带四五十名学生,而在特殊教育学校,40多名老师带100多个智障孩子却一点也不轻松!记者了解到,由于智力障碍程度的不同,分到一个班里的学生人数有多有少。严重智障的孩子五六个人分为一班,轻度的最多十三四个人一班,这样老师们便于每个孩子都能照顾到。 由于孩子们的午饭和午休时间要在学校度过,每天清晨,细心的值班老师一上班就用保温桶早早地为学生备好午餐用水,以便水凉到正好能饮用的温度,防止孩子们烫伤。午餐时间,老师们为学生做就餐指导,看护陪伴每位学生吃午餐。孩子们很多都是手脚不便,值班老师就一口一口地喂他们吃。吃完午餐后,老师们又像母亲一样照顾学生午休。学生有的多动,有的大吵大闹不肯休息,老师就把他们抱在怀里,轻轻拍打着哼唱《摇篮曲》,有些老师还从家里带来水果、点心哄学生入睡。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特校里上演。 教育特殊孩子的过程中,每位教师“妈妈”的身上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今年41岁的牟玉玲就是这些“妈妈”中的一位,从特殊教育工作21年头的牟玉玲与其他老师一样都十分有耐心,对待每位智障孩子都如母亲般温柔细腻。就拿穿鞋子来说,一个孩子牟玉玲需要教一个月才能教会。从认识鞋子开始,她会采用实物、照片、彩色画等多种方式展现鞋子的特点,穿鞋子的过程,她会为孩子们亲身示范,尽量把动作放慢,脚伸进鞋子、提鞋、系鞋带……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分开来教,直到孩子们能自己做出来。 对于班里每个孩子的情况,牟玉玲都会详细记录下来。“每个学生的目标是不同的,认知水平较强的学生,会进行延伸,比如说认知鞋子有大小,有布鞋有皮鞋等。”说话间,一位小男孩过来,站在牟老师身旁,原来他要通过过道,而牟老师刚好挡住他的去路。“在这些孩子的认知里,他不知道绕道而走,因为他只认识一条路,而我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有更多的路可以走。”牟老师声音轻轻的,边说边为小男孩指出绕道的方向,小男孩很顺利地走了过去。 在章丘特殊教育学校,像牟玉玲这样用母亲般的爱心、细心、耐心陪伴“慢飞天使”们成长的女教师有40多位,她们始终践行着“润物无声”的人性化教育,将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为教育的场景,在潜移默化中提供给学生真实的教育和充足的学习资源。她们习惯了用爱去温暖和感化这些孩子,把这些有缺陷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她们常说:“我们的学生也是天使,只是飞得慢些……” 来源:章丘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