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绣惠古城向南三公里处有一座高不过百米,方圆五、六平方公里的小山丘——桃花山,俗称兔子山。“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古时,山顶西侧翠柏掩映之中,一片平展开阔的山地上,依山就势建有一座远近闻名的药王庙,供奉的是唐朝药王孙思邈。庙的主要建筑分南、北两院,中间相隔十余米。
北部是药王庙的主体,座北朝南,有两进院落。山门额石上镌刻着孙思邈的画像,门槛上题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名言。门前有两尊石狮子,进山门有一对旗杆,两根铁旗杆上铸有一副对联:“铁树双旗光射斗;神庥普荫德参天。”旗杆上悬挂着风铃,迎风作响,给人一种悠远肃穆的感觉。每年腊月至正月底,旗杆上挂大红灯笼。旗杆后即为药王殿,面阔三间,东、西两侧配殿各三间,十几层台阶。殿前墙壁砖石上雕刻的几幅图画是《赵颜求寿》及《西游记》中的人物。 正殿中主位上供奉着药王身着龙袍的全身坐像,神采奕奕,端庄而又慈祥。大殿两侧,分别站立着十大名医塑像即:三皇时的岐伯、雷公,春秋战国之际的扁鹊,汉代的淳于意、张仲景、华佗,晋代的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唐代的李景和。东配殿供马王爷和龙王爷,传说马王爷有三只眼,主管天下飞禽走兽,龙王爷管风调雨顺。西配殿供月下老人,月老牵着红线线主管婚姻大事。庙观中的道士于殿外廊厦间让求医问药的施主和游人抽签并予以解说,或架机子为病人占卜,先给予心理上的调理治疗,然后对症开出药方。
院内东、西两边立着20余座石碑,碑文分别为修建各大殿时知名人士的题词和题记,今均已无存。殿后是药王寝宫,宫内供奉着药王爷和十大名医人物像。在它西边还有一个小配殿,供财神爷赵公明。东面院墙根有一口水井,井水清冽甘甜,冬春不枯。东西两厢是存放祭神用品杂物及出家人住宿的寮房。
庙的南半部为座东朝西的一进院落,是北面药王庙的辅助建筑,老百姓也称为“娃娃殿”。正殿供奉着斗母娘娘,相传她是北斗众星之母,礼拜斗母可以救苦除难。右配殿供奉九位圣母:王母娘娘、子孙娘娘、收生奶奶、眼光奶奶等,由她们分别主管天下妇女中的不孕、难产、小孩疾病等事宜。左配殿内分七层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彩塑娃娃,成百上千,高及房梁。这些塑像,制作工整精细,形神兼备。来此求子,据说非常灵验:许多妇女同家人虔诚祈祷、焚香礼拜后,用红布绸带拴住一个心目中的泥塑娃娃,带回家,藏于睡床的一角,再与丈夫行房,往往很快就能怀上胎儿,十月妊娠,顺利生下一个称心如意的胖娃娃。孩子满月后,高兴之余,且莫忘了去娃娃殿还愿哦!在这儿为她们提供服务的当然都是清一色的小尼姑。
关于桃花山药王庙,还有这样一段传说故事:药王年轻时曾经云游天下,这一日,他走到桃花山西麓的一个村庄,正赶上一户人家办丧事,听说是一位妇女因难产而死。药王拨开人群,挤上前去,发现正要出殡的棺材下面有血渗出。他立即要求主人打开棺材,要给“死人”瞧病。家人看他仪表堂堂,不象无理取闹的疯傻之人,心想,反正人已死去,“死马就当活马医”也无妨,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棺材打开后,他用随身携带的银针,照准“死人”的人中穴猛劲扎了下去,“死人”竟应声而活,发出些微哼哟声。家人赶忙把妇人抬进屋内,不一会儿,一对龙风胎婴儿呱呱坠地。药王妙手起死回生,一针救活母子三命,刹时轰动了全村,于是家人大喜,村民们也大喜,丧事变成喜事,正要重金酬谢他时,他却早已不知去向。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神医恩人,有这家村民牵头,附近万新、温家、大桑、半壁店(现名庆元)、李八、王曹、牛王、新王、石膏、河南、南河、施家、绿竹崖、华家、花园等十几个村庄共同筹资,在桃花山顶修建了这座药王庙。后又经多次重修,成此等规模。
药王庙的建立,反映了后人对施德于民的药王的一种怀念之情。自从为药王建庙设祀以来,一般民众有病就先求助于药王,善男信女,常来进香,业药者乘机售药,以至逐渐形成了章丘地区较大的药品交流的贸易中心。
庙内各类殿房共40多间,砖木石结构,青瓦青砖青石,飞檐斗拱,脊上走兽,建筑宏伟,雕镂精湛,给人们留下了清晰的记忆。每年九月初九、十月廿八两日有盛大庙会。在清朝及民国初期,药王庙香火除夕至元旦彻夜不断。逢年庙会期间,在庙外山路上设香池数处,供焚香迢拜。附近各地、成百上千的老百姓、各路客商及游人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进行游览和祭祀朝拜,开展贸易物资交流活动。1949年后,庙房连同民国初年重修此庙时在庙北面建的四合院学堂,陆续被拆除;后来,由于人为因素山上植被锐减,水源枯竭,剩下的建筑因无人管理,亦告倾圮,只留有断壁残垣和几株古柏在诉说着昔年的繁华。
信息来源:无线章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