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馆”地处章丘北部原辛寨镇的辛寨村,与邹平县临近。这里又有历史悠久、方圆百里闻名的辛寨大集。解放前的辛寨称镇。由于当时盛产棉花和“粗布”,当时客商云集、市场繁荣、经济发达、店铺林立,当时众多的银号、当铺、杂货铺、饭庄、酒店布庄、赌场和小型手工业布满辛寨的南北大街两侧。在众多的店铺中,坐落在南北大街路东中段的高家馆可谓一枝独秀,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创 建
高家馆创建于1893年的农历正月18日,当时的创业人是高学珠先生。高先生生于1868年,卒于1941年,享年73岁。他自幼跟着父亲给富裕人家打工扛活。他身体高大,聪明好学,能吃苦耐劳,待人和蔼。打工扛活父子俩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家境非常贫寒。这时的辛塞地区棉花连年丰收,棉布纺织成了辛寨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更重要的是土布生产带来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八方来客纷纷前来做买卖,旧军孟洛川及其父就是从辛寨贩布而起家的。这时街面铺店越来越多,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金旧军,银回村,铁打的刁家庄(刁镇),还不跟辛寨一时辰(指棉花丰收时)。”可见当时的辛寨经济是如何的发达。
经 营
随着市场的不断活跃,客容量显著增加,特别是每逢五排十辛寨大集,更是一派繁荣。当时的高学珠先生清楚地看到: 来往客商和店铺人员的生活服务是个大事,就与父亲商定放弃打工扛活,用家中仅有的几两银子,购置了部分炊具,做起了蒸包生意,就这样辛寨高家蒸包就在仅有的两间小屋中开始了。 随着业务的开展,一年后又添了油煎包,二年下来家中有了点节余,当时20岁的高学珠已显得比较成熟。在经营中,高先生发现油煎包虽然倍受群众与商客欢迎,但凉了以后人们就不愿吃了。父子俩决定在大街上扎个大棚,改为现场制作。又根据顾客的需要增加了酱菜、炸菜等小吃,生意越来越红火。高先生在几年的经营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具备了开大饭庄的条件,经当时的社头(镇负责人)牵线搭桥,租赁了在辛寨南北大街路东的一处房子开始了较大规模的经营,并找了2名帮工,由单纯的蒸包、油煎包增加了面条、炒菜、馍头。做到饭菜多样化,并可送菜上门。由于饭菜味美可口,价格合理,服务态度好,质量高,对富人不卑不亢,对穷人不欺诈,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很高的信誉贏得顾客的赞扬,成为远近闻名的饭馆。1893年农历正月初八在当地镇长、社头的支持下,正式挂起了“高家馆饭庄”的大牌子,当时到场祝贺的达100多人,整个场面热闹非凡。 挂牌后的高家馆,店铺门面大了,又兼经营得法,买卖越来越红火。人手不够用,又找了4个帮工。一年一个新台阶,高家馆的买卖在辛寨地区有了较大的影响。俗话说的好:干啥挨啥,几年中,辛寨街里连续上了好几家饭馆,效益开始受到影响,当时正当而立之年的高学珠已显得比较成熟。以他特有的聪明、老练和多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敏锐的感觉到,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想坚持发展,必须要具备自己独有的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高学珠着手研究在独特的饭菜,花样的制作工艺上下功夫。为了使自己的饭馆有特色,让顾客满意,使市场有一个广阔的前景,他推出肘子、清丸子、扒鸡、干炸鱼四大名菜,为了创出自己有特色的菜谱和烹饪技术,他自己亲自选料、蒸煮,几乎天天从清晨忙到深夜。有时肘子不到火候、清丸子不脆、鱼炸糊了,扒鸡达不到口味,他宁可让家人自己吃掉也不外卖。由于他的精益求精,严格管理,对顾客负责的态度,使高家馆的肘子、清丸子、干炸鱼、扒鸡成为方圆百里独树一帜的名吃。 高学珠性情耿直,为人特好,在经营上童叟无欺,贫富不分,只要顾客所要求的他都尽量满足。在服务上,他要求的是不与顾客顶嘴,尊重每一位到来的顾客。不论什么情况下,发生什么样的问题,顾客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受到了广大顾客拥护,生意愈来愈好。
新 生
高先生于1941年病逝,享年73岁。饭庄由大儿子高汝昌经营管理,直到解放后公私合营改为辛寨供销社饭店,有其大孙高书森任经理。 解放后,高学珠的子孙们,积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三孙高书泉于1976年担任辛二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积极改变生产和生活条件,成为辛寨比较富裕的村庄之一。后来的高家馆虽然是家庭馆,但以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饭店经理高茂昆不断更新观念,进一步研究烹饭技木,以适应不同层次顾客的要求。为继承祖业,发展经济,为齐鲁大地的美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