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周村消杀采访手记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区成立了12个专项工作组,联防联控、群策群力。为留下生动鲜活的一线镜头,2月8日下午我联系了疫情防控专家组。电话得知他们下午要去刁镇季周村确诊病例家中开展消杀工作,我们可以去采访拍摄。这是一次风险与责任共存采访,我的心里也“咯噔”一下,等我与区疾控中心曹主席挂了电话,我深吸了口气,整理了一下思路,随即把此次采访活动汇报给台领导,领导叮嘱我做好防护。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后我马上联系疾控中心对接拍摄内容及防护措施。
下午一点多,我与同事张杰赶到疾控中心。待疾控人员把消毒物品清点完毕后我们跟随专家出发了。从明水到季周村车程平时需40分钟左右,现在大家都响应“疫情期间不添乱在家就是贡献”的号召,不到半小时我们就到了目的地。半个小时的路程,看到沿途每个村庄都设置了疫情防控检查站,工作人员驻守着防疫的“每一公里”。
来到季周村,我们必须在村头穿好防护服再进去。一套大概有6件配件,它是连体的,然后口罩、帽子、眼镜、手套、鞋套。第一次穿防护服很麻烦,还需要别人的帮忙,在我身后把衣服系好。折腾了20分钟,总算是穿上了。刚穿上就已经觉得很闷热,密不透气。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帽子、眼罩、口罩、手套、领口等都要再三检查是否防护到位,还要在一次性防护服外再穿上一件可防化学物品腐蚀的黄色隔离工作服,所以也被大家称为“小黄人”。他们介绍,穿全套防护服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尽量不让自己的任何一寸皮肤暴露在空气当中。说句实在话,在来的路上,心里还有一丝担心和害怕,但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有了超能力。
“我们进村吧!”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听到此话,我不由地拉了一下由于我体型原因防护服不能拉到头的拉链。
不得不说这是一支硬汉团队,准备防护物资,配备消毒用溶液。“小黄人”工作时背负的药物加机器,总重量在15公斤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负重前行”。随着机器“嗡嗡嗡”地响起,一股刺鼻的气味开始在空气中弥漫。
护目镜戴上不到一会儿,雾气就已经蒙上了镜片,我们只能调整眼睛观看的角度,从一丝丝清晰的缝隙来完成画面构图、拍摄角度、光圈大小及白平衡的调整,这考验着记者张杰的专业能力,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透过模糊不清的护目镜,拍摄战“疫”一线最生动真实的画面,记录他们逆风而行、共克时艰抗击疫情的场景。此外,还有许许多多同事,有的深入隔离区,有的前往公路排查现场,和坚守大后方的编辑一起,将真实故事、权威信息传递给观众。疫情在前,社会力量中无谓你我,无谓利益,大家齐心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才是对抗这场重大疫情的坚实后盾,才是冷酷疫情下,最温暖、最炽热的大爱。
来到确诊病例的家中后,由于对里面的面积、物品存放等情况不清楚,这时候需要先派一个人进入查看,由其开出“安全通道”,让同事可以沿着已消毒的安全通道进入户内。
负责开路工作人员进入病家后两三分钟退了出来,告诉搭档:“一排北屋,两间西屋,左手边是厕所。你先对靠里面的空间消毒,等会我再到里面进行物体表面的消毒。”
工作人员开始进入病家喷洒用过氧乙酸配置的空气消毒液。进去对家具等物体表面喷洒消毒液。随后,他们还对确诊病例家中的被铺、衣服进行熏蒸消毒,门把手、电灯开关等不容易喷洒消毒的表面,则进行擦拭消毒,整个消毒过程要持续两小时以上。
消杀工作完毕,轮到他们自己“被消毒”了。从头到脚衣物表面喷洒上酒精水后,要按步骤小心翼翼地脱下防护物。“先脱哪个,后脱哪个,脱防护服比穿防护服更讲究逻辑。”一个工作人员说。 脱下防护服后,消毒队员的背后都渗出了汗渍。“防护服是全密封的,就像一个大塑料袋套在身上。即使是大冬天,做一回儿消杀也会浑身冒汗。”另一个工作人员说。
我也明显感到汗湿了衣衫,并很想喝水。最令人难受的是那个倒进开水都不会漏的N95口罩,它憋得人喘不过气来,绷在头上的那个防护镜也不光是让人眼花。穿、脱一遍防护服,花了我整整30分钟。摘下口罩,深吸一口气——身边的空气似乎从未这样香甜过。
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如果在家附近看见疾控“小黄人”,不用恐慌,虽然这意味着该处有疫情发生,但疾控“小黄人”的出现,就是为了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
“这个病是病毒性传染病,病毒离开人体就很难存活。如果有某一家得病了,传染范围就是和病人有接触的人,或者近距离交谈的人。如果小区其他栋的楼,跟这个人没有接触,通过空气传播的几率几乎没有。但有一个环节要注意,已经有传染性的病人在上下电梯的时候没有戴口罩,又没有做防护,带有病毒的手摸到电梯按钮的时候,同一栋坐电梯的人可能风险高一点。”疾控中心的专家说道。 行走在季周村的街道上,疫情笼罩下的村子稍显冷清,一条条写着防控疫情的红色横幅悬挂在显眼处,屋顶上的喇叭里,反复播放着疫情防控要点。每天都有菜篮子工程直通车为村民送来新鲜果蔬,整个村庄井然有序。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个村民,面对疫情大家都说“不怕”,表示会积极配合疫情防控,不出门也是对疫情出的一份力。
疫情当前,媒体人也是“逆行人”。医者,仁心。记者,记着,敬而无畏。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 战疫“小黄人” 你们辛苦了!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章丘广播电视台”。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